“楼上逃下来,闸门都没开,还要人脸识别,烟很大很黑,我们跑下来根本没办法识别,没人来开门,真的很吓人。到最后,领导解决的方法是不准安装窗帘,只是对被烧到的寝室负责,其他的有些人轻微一氧化碳中毒也没人管。”
为何要刷脸?学校:
“当时撤离的人太多了,不刷脸怎么保证学生安全?”
11月11日,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学校安全管理处,警务室工作人员答复称,火灾没有造成师生人员伤亡,“我们应急处理了。”
对于学生反映刷脸耽误撤离时间,这位工作人员回应称,“因为撤离的人多了。肯定得刷脸,刷脸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安全系统,因为当时人太多了,肯定得刷脸,要不怎么保证学生的安全?”
记者询问,火灾发生时是否有安保人员撤掉刷脸闸机,组织学生快速撤离,工作人员答复称:“当时宿舍安保人员都赶到现场,出现火灾,大家都赶过去处理了。”
学校称只是个小火灾
使用充电宝引发,已给发生火情宿舍学生送去棉被
有网友称,关于火灾原因,有网友称是充电宝爆炸,也有网友称是学校线路老化。对此,这位工作人员强调说:“是一个很小的火灾,我们很快就及时处理了,它是一个宿舍里使用充电宝引发的。”
工作人员表示,并非女生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导致起火,“宿舍内是不允许做饭这些东西的,大功率电器一律禁止使用的。”
“我们学校基本上很少发生这种火灾的事情。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火灾造成的损失不大,“我们紧急处理,把火灭掉了。我们也安排人员给那个宿舍的学生送去了棉被,它就是一个房间着火,东西损失,没什么大问题。”
那么,如何构建我们的安全港湾?
一、用电安全:防范于未“燃”
规范使用电器:严格遵守学校规定,不使用大功率电器,如电炉、热得快等,这些设备极易造成电路过载,引发火灾。同时,避免多个电器共用一个插座,减少安全隐患。
定期检查线路:留意宿舍内的电线、插座是否老化、破损,发现问题及时报修。不私拉乱接电线,确保用电线路规范、整洁。
正确充电习惯:手机、电脑等充电设备应使用原装充电器,并在有人看管的情况下充电,避免长时间无人看管充电或过夜充电,减少火灾风险。
二、消防安全:知识在手,安全无忧
熟悉逃生路线:了解宿舍楼的消防通道、紧急出口位置,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,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、有序撤离。
配备消防器材:宿舍内应配备灭火器、烟雾报警器等基本消防设施,并学会正确使用。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,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。
禁止明火:在宿舍内严禁吸烟、使用明火,如蜡烛、蚊香等,防止因疏忽大意引发火灾。
三、个人财物安全:守护我们的“小确幸”
加强防范意识:离开宿舍时,务必锁好门窗,贵重物品如电脑、钱包等应妥善保管,避免随意放置。
警惕陌生人:对进入宿舍的陌生人保持警惕,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,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宿管或保安。
使用密码锁:为行李箱、抽屉等安装密码锁,增加个人物品的安全性。
宿舍安全,人人有责。让我们从点滴做起,从现在做起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健康、和谐的宿舍环境,让宿舍成为我们真正的安全港湾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仅保护了自己,也温暖了他人,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。